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时公方进新乐。
[宋代]:苏轼
笙磬分均上下堂,(旧说堂上之乐,皆受笙均;堂下之乐,皆受磬均。
)游鱼舞兽自奔忙。
朱弦初识孤桐韵,(旧乐金石声高而丝声微,今乐金石与丝声皆著。
)玉琯犹闻秬黍香。
(旧法以尺生律,今以黍定律,以律生尺。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我亦愧真长。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笙磬分均上下堂,(舊說堂上之樂,皆受笙均;堂下之樂,皆受磬均。
)遊魚舞獸自奔忙。
朱弦初識孤桐韻,(舊樂金石聲高而絲聲微,今樂金石與絲聲皆著。
)玉琯猶聞秬黍香。
(舊法以尺生律,今以黍定律,以律生尺。
)萬事今方咨伯始,一斑我亦愧真長。
此生會見三雍就,無複寥寥歎未央。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
周作人
一夜寒灯十首诗,若中作乐有谁知。而今木屋飕飕冷,正是无忧无虑时。
一夜寒燈十首詩,若中作樂有誰知。而今木屋飕飕冷,正是無憂無慮時。
宋代:
王安石
泊船香炉峰,始与子相识。寄书邗江上,诒我峰下石。
缘以湘水竹,携持与南北。永怀故人欢,不愿百金易。
泊船香爐峰,始與子相識。寄書邗江上,诒我峰下石。
緣以湘水竹,攜持與南北。永懷故人歡,不願百金易。
明代:
顾璘
历历尘沙貌,棱嶒怪尔殊。寒云缠毳服,猛气映虬须。
万里明王贡,群方混一图。追伤衰晋末,无力斩休屠。
曆曆塵沙貌,棱嶒怪爾殊。寒雲纏毳服,猛氣映虬須。
萬裡明王貢,群方混一圖。追傷衰晉末,無力斬休屠。
:
黄节
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痛浮湘。
更谁真意紬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来拜道援堂。
式闾過裡獨彷徨,盡日追尋到此鄉。一族義聲存廢竈,孤臣詞賦痛浮湘。
更誰真意紬詩外,不減春陰過夕陽。我愧長沙能作賦,攝衣來拜道援堂。
明代:
张天赋
扫却苍苔坐满矶,青山绿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饮,莫惹红尘两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归酩酊过湖西。夕阳牧笛声嘹亮,惊起寒鸦古木啼。
掃卻蒼苔坐滿矶,青山綠水送清奇。且同白酒盈樽飲,莫惹紅塵兩目迷。
笑舞婆娑歌洞口,酌歸酩酊過湖西。夕陽牧笛聲嘹亮,驚起寒鴉古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