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并叙〔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今删
[宋代]:苏轼
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诗,紫极宫,今天庆观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盖其师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术,节义过人,今亡矣。
太白诗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韵。
玉芝一名琼田草,洞微种之七八年矣,云更数年可食,许以遗余。
故并记之。
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予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次韵道潜留别为闻庐岳多真隐,故就高人断宿攀。
已喜禅心无别语,尚嫌剃发有诗斑。
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
到后与君开北户,举头三十六青山。
李太白有《浔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餘,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太白詩雲:“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複。
”今予亦四十九,感之,次其韻。
玉芝一名瓊田草,洞微種之七八年矣,雲更數年可食,許以遺餘。
故并記之。
寄卧虛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飲不可掬。
流光發永歎,自昔非予獨。
行年四十九,還此北窗宿。
緬懷卓道人,白首寓醫蔔。
谪仙固遠矣,此士亦難複。
世道如弈棋,變化不容覆。
惟應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次韻道潛留别為聞廬嶽多真隐,故就高人斷宿攀。
已喜禅心無别語,尚嫌剃發有詩斑。
異同更莫疑三語,物我終當付八還。
到後與君開北戶,舉頭三十六青山。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宋代:
李光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孤村遠浦接微茫,處處經行看插秧。卻憶年時住家處,藕花無數繞林塘。
宋代:
吕本中
夷甫终隳晋,群胡迫帝居。王纲板荡后,国势土崩初。
戈戟连梁苑,头颅塞浚渠。天心应助顺,侧听十行书。
夷甫終隳晉,群胡迫帝居。王綱闆蕩後,國勢土崩初。
戈戟連梁苑,頭顱塞浚渠。天心應助順,側聽十行書。
宋代:
辛弃疾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盏大,为君酌。
世路風波惡。喜清時、邊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兩兩燕穿簾幕。又怕個、江南花落。與客攜壺連夜飲,任蟾光、飛上闌幹角。何時唱,從軍樂。歸欤已賦居岩壑。悟人世、正類春蠶,自相纏縛。眼畔昏鴉千萬點,□欠歸來野鶴。都不戀、黑頭黃閣。一詠一觞成底事,慶康甯、天賦何須藥。金盞大,為君酌。
:
蒲庵禅师
古城阴处饶古木,古城城下烟水绿。
江上茅堂昼掩扉,知是先生读书屋。
古城陰處饒古木,古城城下煙水綠。
江上茅堂晝掩扉,知是先生讀書屋。
明代:
陈子升
广郡延袤古桂阳,郡人不省是维桑。换盐忽漫逢宾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几州真刺史,我来一度旧刘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孙草尽芳。
廣郡延袤古桂陽,郡人不省是維桑。換鹽忽漫逢賓客,食藕因思制楚裳。
天下幾州真刺史,我來一度舊劉郎。而今不作看花恨,消息王孫草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