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
[唐代]:白居易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
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
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
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
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
谁能雠校间,解带卧吾庐。
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帝都名利場,雞鳴無安居。
獨有懶慢者,日高頭未梳。
工拙性不同,進退迹遂殊。
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難大用,典校在秘書。
三旬兩入省,因得養頑疏。
茅屋四五間,一馬二仆夫。
俸錢萬六千,月給亦有餘。
既無衣食牽,亦少人事拘。
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
勿言無知己,躁靜各有徒。
蘭台七八人,出處與之俱。
旬時阻談笑,旦夕望軒車。
誰能雠校間,解帶卧吾廬。
窗前有竹玩,門外有酒沽。
何以待君子,數竿對一壺。
唐代·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共有诗(2585篇)
宋代:
王炎
欲问矿人归未归,江湖不见雁南飞。
青云未上辞乡国,白璧无因困褐衣。
欲問礦人歸未歸,江湖不見雁南飛。
青雲未上辭鄉國,白璧無因困褐衣。
:
肃靖王
天山青控戍楼中,画角呜呜咽晚空。沙碛雨颓逢箭镞,战场风急转河蓬。
李陵望国台犹在,蔡琰悲笳怨未穷。猎骑遥遥入霜雾,鸊鹈泉外夕阳红。
天山青控戍樓中,畫角嗚嗚咽晚空。沙碛雨頹逢箭镞,戰場風急轉河蓬。
李陵望國台猶在,蔡琰悲笳怨未窮。獵騎遙遙入霜霧,鸊鹈泉外夕陽紅。
宋代:
释道川
蝴蜂休恋旧时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来无走路,痴心要上白牛车。
门前羊鹿权为喻,室内啀喍总是讹。蓬㶿臭烟相恼处,出身不用动干戈。
蝴蜂休戀舊時窼,五百郎君不奈何。欲火逼來無走路,癡心要上白牛車。
門前羊鹿權為喻,室内啀喍總是訛。蓬㶿臭煙相惱處,出身不用動幹戈。
宋代:
吕本中
眼明见此出笼鹤,似我北归辞瘴岚。慎勿低头待收养,人间欣戚尽朝三。
眼明見此出籠鶴,似我北歸辭瘴岚。慎勿低頭待收養,人間欣戚盡朝三。
唐代:
罗隐
华盖峰前拟卜耕,主人无奈又闲行。且凭鹤驾寻沧海,
又恐犀轩过赤城。绛简便应朝右弼,紫旄兼合见东卿。
劝君莫忘归时节,芝似萤光处处生。
華蓋峰前拟蔔耕,主人無奈又閑行。且憑鶴駕尋滄海,
又恐犀軒過赤城。绛簡便應朝右弼,紫旄兼合見東卿。
勸君莫忘歸時節,芝似螢光處處生。
:
彭桂
更传儿女意,尽解忆长安。索饭啼堪念,牵衣别自难。
两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际愁何似,秋风暮更寒。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啼堪念,牽衣别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幹。此際愁何似,秋風暮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