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后十九首 其十二
[明代]:李攀龙
东城属浮云,阿阁百馀尺。岁暮多悲风,游子衣裳薄。
四野何萧条,所遇但遗迹。来者自为今,去者自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燕赵出名倡,红颜照宛洛。
结束随时变,弦歌日相索。未弹理怀袖,若在远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驰情视双燕,飞入王侯宅。
東城屬浮雲,阿閣百馀尺。歲暮多悲風,遊子衣裳薄。
四野何蕭條,所遇但遺迹。來者自為今,去者自為昔。
盛年奄已衰,含意将安适。燕趙出名倡,紅顔照宛洛。
結束随時變,弦歌日相索。未彈理懷袖,若在遠行客。
弄指一何妙,列柱一何迫。馳情視雙燕,飛入王侯宅。
唐代·李攀龙的简介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李攀龙共有诗(882篇)
宋代:
范成大
河倾海立夜翻盆,不独妨灯更损春。
冻涩笙簧犹可耐,滴皴梅颊势须嗔。
河傾海立夜翻盆,不獨妨燈更損春。
凍澀笙簧猶可耐,滴皴梅頰勢須嗔。
:
赵崇釠
梅花应只在岩间,无奈官身不可攀。
几度句中寻夜佛,钜灵安得为移山。
梅花應隻在岩間,無奈官身不可攀。
幾度句中尋夜佛,钜靈安得為移山。
宋代:
释绍昙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美如西子離金阙,嬌似楊妃倚玉樓。
猶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見轉風流。
唐代:
马戴
去觐毗陵日,秋残建业中。莎垂石城古,山阔海门空。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何当复雠校,春集少阳宫。
去觐毗陵日,秋殘建業中。莎垂石城古,山闊海門空。
灌木寒樯遠,層波皓月同。何當複雠校,春集少陽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