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小雅·彤弓

小雅·彤弓

[两汉]:佚名

彤弓弨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之。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彤弓弨兮,受言载之。我有嘉宾,中心喜之。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彤弓弨兮,受言櫜之。我有嘉宾,中心好之。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小雅·彤弓译文及注释

译文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珍重藏。我有这些尊贵客,心中实在很欢畅。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摆酒飨。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家中藏。我有这些尊贵客,内心深处实欢畅。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劝酒忙。

红漆雕弓弦松弛,功臣接过收櫜囊。我有这些尊贵客,内心深处喜洋洋。钟鼓乐器陈列好,一早设宴敬酒忙。

注释

彤弓:漆成红色的弓,天子用来赏赐有功诸侯。

弨(chāo):弓弦松弛貌。

言:句中助词。藏:珍藏。

嘉宾:有功诸侯。

中心:内心。贶(kuàng):《郑笺》:“贶者,欲加恩惠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

一朝:整个上午。飨(xiǎng):用酒食款待宾客。

载:装在车上。

右:通”侑“,劝(酒)。朱熹:“右,劝也,尊也。”

櫜(gāo):装弓的袋,此处指装入弓袋。

酬:互相敬酒。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67-369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2-354

小雅·彤弓创作背景

  据古代的铜器铭文(如《宣侯矢簋》)及《左传》等书的记载,周天子用弓矢等物赏赐有功的诸侯,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一种礼仪制度。《左传·文公四年》:“卫宁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毛诗序》说:“《彤弓》,天子赐有功诸侯也。”

参考资料:

1、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367-369

2、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352-354

小雅·彤弓鉴赏

  此诗一开头没有从热烈而欢乐的宴会场面人手,而是直接切入有功诸侯接受赏赐的隆重仪式,将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诗人所要突出描写的环节上。“彤弓弨兮,受言藏之。”短短两句既写出所赐彤弓的形状和受赏者对弓矢的珍惜,又间接表达了受赏者的无限感激之情。这样开头看起来有些突兀,然而正显示了诗人突出重点的匠心。“我有嘉宾,中心贶之”的“我”代指周天子。按照叙述逻辑,这两句本应居于开头两句之前,诗人安排在开头两句之后,补充说明事情的原委,不仅没有产生句子错位的混乱感觉,而且使全诗显得曲折有致。周天子把自己的臣下称为“嘉宾”,对有功诸侯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中心”二字含有真心诚意的意思,赏赐诸侯出于真心,可见天子的情真意切。“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宴会场面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表面看是周天子为有功诸侯庆功,实际上是歌颂周天子的文治武功。

  第二、三章与第一章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词上作了一下调整,反复吟唱,个别字句的调整一方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给读者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感觉,不断加强对读者情绪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细节的变化。如周天子对有功诸侯开始是“中心贶之”,继而“中心喜之”,最后发展到“中心好之”,主人的心理变化仅仅用个别不同的字的调整就衬托了出来。再如宴会场面从“一朝飨之”到“一朝右之”再到“一朝酬之”,个别字词的变化既说明了文武百官循守礼法的秩序,又可以看出热烈的气氛不断升级。全诗三章不涉比兴,纯用赋法,语言简练而准确。虽是歌功颂德,却不显得呆板,叙述跌宕起伏,使全诗透露了一丝灵气。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佚名共有诗(421篇)

猜你喜欢

洞仙歌 湖天望月

清代易顺鼎

柳家井畔,感传书无路。雾阁荒唐吊龙女。便一枝、横竹吹入湖烟,平波上、惊起老鱼秋舞。

下界忒无聊,我劝银蟾,飞到人间最空处。身世玉壶中,诗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风露。

癸巳九月朔日与贻柏漫堂暮阑薇室夜饮海陵分韵得觅

秦鸿

风兮吾心其淅淅,云兮吾身其幕幕。天兮吾道行踧踧,日月吾章光焃焃。

燃此电炬照斯堂,烛此数子如孩嘻歒赥。壶觞共引祛霜风,座中暂卸鞍鞯靮。

戴胜词

唐代王建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
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入施州杂咏六首 其一

明代潘希曾

匹马空山日易移,裹粮篝火傍崖炊。谁言野食无供帐,鸟作笙箫树作帷。

云溪杂咏

郭印

林园无俗物,满目是琅玕。

非雾昼常晦,不见夏亦寒。

苏州天赐庄重谒梦苕师

近现代严古津

正忆春风帐,驱车过古城。论茶供侍坐,看竹自从行。

吴下言夫子,江东阮步兵。龟堂诗万首,笺注喜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