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揭秘监三十四韵
[元代]:戴良
试续儒林传,之人迹已陈。归魂钟阜夜,复魄董溪春。
忆昔初观国,乘时早致身。家声汉司马,冑教古成均。
学术诸生识,才华六馆亲。南宫燃烛夕,北省听銮晨。
秘阁诗书旧,容台礼乐新。讨论抽邃典,制作迈常伦。
信是闺中彦,端为席上珍。春官方载笔,东郭已埋轮。
雕鹗期高奋,骅骝且远巡。薇垣莲幕客,乌府绣衣人。
岂独司喉舌,犹应领缙绅。青冥来健翮,沧海起修鳞。
王气幽州歇,妖氛国步屯。依刘西适洛,恋阙北过秦。
贾傅俄悲鵩,宣尼竟泣麟。风尘辞组日,江汉负羁臣。
殷士皆登用,黄公独隐沦。《黍离》兴叹切,《麦秀》入歌频!
牢落征涂上,飘零甬水滨。时艰怜子孝,岁俭感妻仁。
我羡陶元亮,人誇贺季真。如何遽凋谢,况乃久邅迍。
已矣成长往,哀哉付劫尘。黔娄衾不足,原宪数方贫。
笔冢名空在,文场事已泯。行囊犹简牍,旅冢但荆榛。
听雨尝连榻,吟风更接茵。玉山涵远润,金井漱馀津。
白首论交地,黄泉诀别辰。分财悲鲍叔,投辖失陈遵。
北海谁求隐,东都罢对宾。向来知己泪,沾洒满衣巾。
試續儒林傳,之人迹已陳。歸魂鐘阜夜,複魄董溪春。
憶昔初觀國,乘時早緻身。家聲漢司馬,冑教古成均。
學術諸生識,才華六館親。南宮燃燭夕,北省聽銮晨。
秘閣詩書舊,容台禮樂新。讨論抽邃典,制作邁常倫。
信是閨中彥,端為席上珍。春官方載筆,東郭已埋輪。
雕鹗期高奮,骅骝且遠巡。薇垣蓮幕客,烏府繡衣人。
豈獨司喉舌,猶應領缙紳。青冥來健翮,滄海起修鱗。
王氣幽州歇,妖氛國步屯。依劉西适洛,戀阙北過秦。
賈傅俄悲鵩,宣尼竟泣麟。風塵辭組日,江漢負羁臣。
殷士皆登用,黃公獨隐淪。《黍離》興歎切,《麥秀》入歌頻!
牢落征塗上,飄零甬水濱。時艱憐子孝,歲儉感妻仁。
我羨陶元亮,人誇賀季真。如何遽凋謝,況乃久邅迍。
已矣成長往,哀哉付劫塵。黔婁衾不足,原憲數方貧。
筆冢名空在,文場事已泯。行囊猶簡牍,旅冢但荊榛。
聽雨嘗連榻,吟風更接茵。玉山涵遠潤,金井漱馀津。
白首論交地,黃泉訣别辰。分财悲鮑叔,投轄失陳遵。
北海誰求隐,東都罷對賓。向來知己淚,沾灑滿衣巾。
唐代·戴良的简介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共有诗(226篇)
明代:
朱诚泳
霄汉勋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应许国终怀赤,鬓为忧民早博银。
公道定知归太史,清朝无愧作閒人。从今勘破黄粱梦,习静虚堂养谷神。
霄漢勳名喜緻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鬓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明代:
石宝
明月出东方,虫声初在户。宿霭倏已收,庭阶出芳杜。
流云翻细波,坐对喜欲舞。秋色何悠扬,龙泉碧花古。
明月出東方,蟲聲初在戶。宿霭倏已收,庭階出芳杜。
流雲翻細波,坐對喜欲舞。秋色何悠揚,龍泉碧花古。
:
方广德
涂林疏树自离离,入眼红肤总不遗。若为连珠过沈约,何来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骈落,霜叶平翻玉并欹。还记葡萄槎上种,折来那不称同时。
塗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築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骈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明代:
陈龙
南浦蒹葭覆钓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凉烟月沧洲晚,憔悴霜风玉树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两字等浮沤。史臣异日书高洁,东汉严光是匹俦。
南浦蒹葭覆釣舟,草堂人去水空流。凄涼煙月滄洲晚,憔悴霜風玉樹秋。
身世百年同逆旅,功名兩字等浮漚。史臣異日書高潔,東漢嚴光是匹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