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其二
[宋代]:苏轼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
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
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
但见古河东,荞麦花铺雪。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離别。歌君别時曲,滿座為凄咽。
留都信繁麗,此會豈輕擲。镕銀百頃湖,挂鏡千尋阙。
三更歌吹罷,人影亂清樾。歸來北堂下,寒光翻露葉。
喚酒與婦飲,念我向兒說。豈知衰病後,空盞對梨栗。
但見古河東,荞麥花鋪雪。欲和去年曲,複恐心斷絕。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
傅子馀
碧云高垒火西流,有客虚堂取次休。奇热逼人无处可,已回一雨作孤秋。
碧雲高壘火西流,有客虛堂取次休。奇熱逼人無處可,已回一雨作孤秋。
明代:
岑徵
朱戟成行马鬣前,垄头云气接朱仙。椒浆不是黄龙酒,滴到泉台也枉然。
朱戟成行馬鬣前,壟頭雲氣接朱仙。椒漿不是黃龍酒,滴到泉台也枉然。
:
严嵩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为政风流应两郡,怀人云树总多时。
沧江暮雨维舟楫,古驿残花对酒卮。知己难同嘉会少,孤帆欲别更迟迟。
袁山借寇何由得,鄱水逢君本未期。為政風流應兩郡,懷人雲樹總多時。
滄江暮雨維舟楫,古驿殘花對酒卮。知己難同嘉會少,孤帆欲别更遲遲。
明代:
李攀龙
南冠君子系京华,秋色伤心广柳车。此地由来多侠客,不知谁是鲁朱家。
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