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清代]:朱庸斋
帏孤凤去日初长。倚西窗。冷如霜。一寸春心,灰似爇馀香。
缕缕丝丝飘不断,空绕袅,似柔肠。
夜来月色倍悽凉。对空厢。望红墙。寂寂清灯,难望影成双。
荷叶离披憔悴损,无处著,旧鸳鸯。
帏孤鳳去日初長。倚西窗。冷如霜。一寸春心,灰似爇馀香。
縷縷絲絲飄不斷,空繞袅,似柔腸。
夜來月色倍悽涼。對空廂。望紅牆。寂寂清燈,難望影成雙。
荷葉離披憔悴損,無處著,舊鴛鴦。
唐代·朱庸斋的简介
朱庸斋(1920一1983),原名奂,字涣之。词学家、书法家。广东新会县人,世居西关。出身书香世家,为晚清秀才朱恩溥的儿子。幼时研读古典文学,尤酷爱词章,随陈洵学词, 13岁能吟诗,深得老师喜爱。青年时以词知名,长期系统研究词学,提出填词以“重、拙、大”作标准,后又加“深”字,对词学发展作出了贡献。除词学外,偶作明人小品画亦楚楚可人,书法习钟繇,雍容雅秀,尤工于小札和题跋。1983年,朱庸斋肾病复发,病逝于广州西关之分春馆。
朱庸斋共有诗(201篇)
:
谷海鹰
无奈清宵辗转思。频敲残韵谱新词。聆风拟续招魂赋,织梦犹拈断藕丝。
花未晚,蝶何迟。相逢恰是别离时。九天纵乞灵芝草,争疗红颜刻骨痴。
無奈清宵輾轉思。頻敲殘韻譜新詞。聆風拟續招魂賦,織夢猶拈斷藕絲。
花未晚,蝶何遲。相逢恰是别離時。九天縱乞靈芝草,争療紅顔刻骨癡。
宋代:
蒲宗孟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颜。乡闾接营道,风物近庐山。
万石今兴废,三亭谁往还。不知零与永,二郡孰安閒。
想到零陵日,高歌足解顔。鄉闾接營道,風物近廬山。
萬石今興廢,三亭誰往還。不知零與永,二郡孰安閒。
明代:
汪洋
海气迫虚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携我何处,云势欲成山。
长惧阴崖阻隔,俯首冰弦弹折,往事不堪怜。一掬苍茫意,休郁两襟边。
海氣迫虛渚,蚌吐冷光丸。暗潮攜我何處,雲勢欲成山。
長懼陰崖阻隔,俯首冰弦彈折,往事不堪憐。一掬蒼茫意,休郁兩襟邊。
明代:
程可中
檀槽铁拨素丝弦,此技都夸三晋专。
里耳只今贪小令,金元遗调渐无传。
檀槽鐵撥素絲弦,此技都誇三晉專。
裡耳隻今貪小令,金元遺調漸無傳。
:
袁思亮
谁恩谁怨。覆雨翻云天不管。法曲凄凉。只有词人与断肠。
黄金铸泪。著尽思量无好计。苦恨东风。浪遣狂花烂缦红。
誰恩誰怨。覆雨翻雲天不管。法曲凄涼。隻有詞人與斷腸。
黃金鑄淚。著盡思量無好計。苦恨東風。浪遣狂花爛缦紅。
宋代:
周紫芝
乌衣诸郎美如玉,笑我秋风卷茅屋。才高渠是判花人,头白吾羞汗青竹。
烏衣諸郎美如玉,笑我秋風卷茅屋。才高渠是判花人,頭白吾羞汗青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