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题林子有讱庵填词图卷
[近现代]:陈方恪
紫陌呼鸾,萧寺听莺,年华如瞥。江山清感无多,付与殿春啼鴃。
京尘未浣,检点欢唾离痕,酒阑歌断琼壶缺。一舸伴夷犹,有津头凉月。
愁绝。灵和稚柳,阆苑憨桃,目成都别。楚雨初收,为问云香何叶。
芳兰渐晚,怎知投老心期,红牙漫谱阳关叠。几度对良辰,底不成抛撇。
紫陌呼鸾,蕭寺聽莺,年華如瞥。江山清感無多,付與殿春啼鴃。
京塵未浣,檢點歡唾離痕,酒闌歌斷瓊壺缺。一舸伴夷猶,有津頭涼月。
愁絕。靈和稚柳,阆苑憨桃,目成都别。楚雨初收,為問雲香何葉。
芳蘭漸晚,怎知投老心期,紅牙漫譜陽關疊。幾度對良辰,底不成抛撇。
唐代·陈方恪的简介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共有诗(135篇)
宋代:
张耒
黯黯东牖闇,寂寂吾庐閒。粗粝饱妇子,苜蓿无馀盘。
雁急天欲雨,鸡栖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宽。
黯黯東牖闇,寂寂吾廬閒。粗粝飽婦子,苜蓿無馀盤。
雁急天欲雨,雞栖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寬。
:
李覯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头。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处求。
昔年曾泛西湖流,君今更住西湖頭。
人生多是未得往,地上有天何處求。
明代:
桑悦
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
汤谷萧萧万竿竹,裁书少昊借秋声。
日輪赫赫起東溟,真火抽添養白庭。
湯谷蕭蕭萬竿竹,裁書少昊借秋聲。
明代:
王樵
西对三茅意自閒,谁知湖外有青山。小楼堪筑平沙上,两面回看兴未阑。
西對三茅意自閒,誰知湖外有青山。小樓堪築平沙上,兩面回看興未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