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寇准的诗 >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宋代]:寇准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鉴赏

  这是一首送别词,首句描写边关壮阔的山河,早春烟草犹寒,渭水河水声呜咽,以愁心观景,景物也仿佛凝愁一般。后面的几句化用“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诗意,也就是说春雨涨潮,雨后出发时,马蹄扬不起飞尘,(能见度很好)。柳与“留”音近,折柳赠别是古代常见习俗,折柳送人时黯然伤神,不知再次相逢是何年何月了。下阕写饯别敬酒,继续化用王维的诗意,饮酒饯别,由眼前的离别,联想到人生苦短,别时容易见时难,所以更要把握眼前相聚的时光,不要推辞说喝醉了,阳关就是《阳关三叠》,由王维的《渭城曲》改编的配乐歌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用《阳关三叠》曲子做劝酒之辞,让朋友一定要喝尽兴,今天聚过之后,以后只能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朋友了。(后来苏轼也以此意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知名度更高。)

寇准简介

唐代·寇准的简介

寇准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寇准共有诗(207篇)

猜你喜欢

旱雷

宋代文同

夏旱亦已久,众惧非常灾。

茫茫大田中,赤风起炎埃。

赠乐秀才汇川

清代戴亨

伊余削籍游京华,畴昔知交绝来往。踽踽孤踪近十年,邂逅石闾非梦想。

高才逸气淩九霄,冰雪奇文共欣赏。眉山即山相继来,睥睨今古分雄长。

送彭待制知瀛州

宋代刘敞

赵北燕南如掌平,定知台选寄长城。雅歌不废军中乐,缓带能令塞外清。

倾盖由来欣意气,著鞭从此想功名。灞池送目邯郸道,倚瑟空多惜别声。

蜀府遇夏时教谕次韵叙德言怀

明代方孝孺

周道昔沦丧,凤鸟收其声。纷纷徇世士,各以智术鸣。

仲舒起西都,蜀汉有孔明。下帷谈正谊,濡走济群生。

示子遹

宋代陆游

家贫不学俭,物理有固然。

要是善用短,足以终其年。

穫稻 其一

清代屈大均

今岁愁咸早,秋分害早黏。无多遗穗在,妇子亦腰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