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赖仙芝王原秀才僧昙颖
[宋代]:苏轼
断桥隔胜践,脱屦欣小憩。
瘴花已繁红,官柳犹疏细。
斜川二三子,悼叹吾年逝。
凄凉罗浮馆,风壁颓雨砌,黄冠常苦饥,迎客羞破袂。
仙山在何许,归鹤时堕毳。
崎岖拾松黄,欲救齿发弊。
坐令禅客笑,一梦等千岁。
栖禅晚置酒,蛮果粲蕉荔。
斋厨釜无羹,野饷篮有蕙。
嬉游趁时节,俯仰了此世。
犹当洗业障,更作临水禊。
寄书阳羡儿,并语长头弟。
门户各努力,先期毕租税。
斷橋隔勝踐,脫屦欣小憩。
瘴花已繁紅,官柳猶疏細。
斜川二三子,悼歎吾年逝。
凄涼羅浮館,風壁頹雨砌,黃冠常苦饑,迎客羞破袂。
仙山在何許,歸鶴時堕毳。
崎岖拾松黃,欲救齒發弊。
坐令禅客笑,一夢等千歲。
栖禅晚置酒,蠻果粲蕉荔。
齋廚釜無羹,野饷籃有蕙。
嬉遊趁時節,俯仰了此世。
猶當洗業障,更作臨水禊。
寄書陽羨兒,并語長頭弟。
門戶各努力,先期畢租稅。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明代:
释函是
菊花开灿烂,溪水日潺湲。不睹黄云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迟社燕,茗盌对山村。回首成衰迈,还应望石门。
菊花開燦爛,溪水日潺湲。不睹黃雲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遲社燕,茗盌對山村。回首成衰邁,還應望石門。
清代:
易顺鼎
柳家井畔,感传书无路。雾阁荒唐吊龙女。便一枝、横竹吹入湖烟,平波上、惊起老鱼秋舞。
下界忒无聊,我劝银蟾,飞到人间最空处。身世玉壶中,诗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风露。
柳家井畔,感傳書無路。霧閣荒唐吊龍女。便一枝、橫竹吹入湖煙,平波上、驚起老魚秋舞。
下界忒無聊,我勸銀蟾,飛到人間最空處。身世玉壺中,詩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風露。
明代:
黄廷用
朔风一阵胡沙起,誓死烽烟欲报恩。拔剑长驱抵绝漠,鸣弓射兽献辕门。
朔風一陣胡沙起,誓死烽煙欲報恩。拔劍長驅抵絕漠,鳴弓射獸獻轅門。
宋代:
喻良能
山园多胜践,缭绕磬湖滨。畦药青生甲,湖波绿动鳞。
鹁鸪知欲雨,鸦舅报将晨。却忆京华日,长怀浩荡春。
山園多勝踐,缭繞磬湖濱。畦藥青生甲,湖波綠動鱗。
鹁鸪知欲雨,鴉舅報将晨。卻憶京華日,長懷浩蕩春。
唐代:
张立
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
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四十裡城花發時,錦囊高下照坤維。
雖妝蜀國三秋色,難入豳風七月詩。
宋代:
梅尧臣
始於欧阳永叔席,乃识双井绝品茶。
次逢江东许子春,又出鹰爪与露芽。
始於歐陽永叔席,乃識雙井絕品茶。
次逢江東許子春,又出鷹爪與露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