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饮酒·二十

饮酒·二十

[魏晋]: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饮酒·二十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

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

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

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

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

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

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

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注释

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凤鸟”句: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盛世。《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句: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诗书”二句:指秦始皇焚书事。

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近。

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陶渊明简介

唐代·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共有诗(216篇)

猜你喜欢

采桑

唐代王建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大司徒白翁毕老先生蒙恩予告敬赋

潘光祖

留台掌后大司徒,六府修明五典敷。弘济艰难承运泰,坐筹部伍息庚呼。

姬公未是明农日,疏传先怀止足图。人望九章嗟信宿,驾还三径理荒芜。

送谢希孟

宋代叶适

白头趋幕府,早已负平生。

未放鹏舒翼,应烦骥敛程。

蒲节过分春馆感赋二首 其二

近现代余菊庵

昔同潦倒负清狂,一别卅年各自忙。今日相逢何限感,危机躲尽鬓盈霜。

山中僧

唐代陆龟蒙

手关一室翠微里,日暮白云栖半间。
白云朝出天际去,若比老僧犹未闲。

疏影 题拜梅园和谢椒石同年集中作

清代叶绍本

名葩无数,问弱骨丰肌,谁堪腰折。雪后园林,篱落一枝,才见孤高标格。

平生倾倒人馀几,恰乍对、琼仙接席。便殷勤、作礼何妨,况是广平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