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二咏(并引)
[宋代]:苏轼
孤山有陈时柏二株。
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
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
属余作二诗以记之。
柏堂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竹阁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两丛却似萧郎笔,千亩空怀渭上村。
欲把新诗问遗像,病维摩诘更无言。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
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诠作堂于其側,名之曰柏堂。
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
屬餘作二詩以記之。
柏堂道人手種幾生前,鶴骨龍姿尚宛然。
雙幹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見太平年。
忽驚華構依岩出,乞與佳名到處傳。
此柏未枯君記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竹閣海山兜率兩茫然,古寺無人竹滿軒。
白鶴不留歸後語,蒼龍猶是種時孫。
兩叢卻似蕭郎筆,千畝空懷渭上村。
欲把新詩問遺像,病維摩诘更無言。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共有诗(2851篇)
宋代:
郑侠
客从南英到揭阳,十有五年困长道。
囊资空竭奴仆愁,气象尘埃颜貌老。
客從南英到揭陽,十有五年困長道。
囊資空竭奴仆愁,氣象塵埃顔貌老。
宋代:
陈瓘
三年为吏住东滨,重到江头照病身。
满眼碧波输野鸟,一蓑疏雨属渔人。
三年為吏住東濱,重到江頭照病身。
滿眼碧波輸野鳥,一蓑疏雨屬漁人。
明代:
王世贞
乘暇独登楼,捲帘清远眸。无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
云合山常暝,烟轻雨乍收。行藏吾自识,曲枕信悠悠。
乘暇獨登樓,捲簾清遠眸。無堪望中意,翻益醉馀愁。
雲合山常暝,煙輕雨乍收。行藏吾自識,曲枕信悠悠。
明代:
康海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从花里出,瑶筝先向月中闻。
燕家小妓石榴裙,笑酌雚把似君。
玉面未從花裡出,瑤筝先向月中聞。
明代:
顾清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游。于今便合成嘉话,不待他年记某丘。
山水皆言八曲幽,何人肯向雪中遊。于今便合成嘉話,不待他年記某丘。
明代:
凌义渠
古香拂拂手摩挲,为惜牟珠剩几多。凭仗血诚通姓字,一编高拥意如何。
古香拂拂手摩挲,為惜牟珠剩幾多。憑仗血誠通姓字,一編高擁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