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首
词语解释
稽首[ qǐ shǒu ]
⒈ 古时的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
例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周礼·春官·大祝》。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宣子拜稽首焉。——《国语·晋语》
孟明稽首曰。——《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三国演义》
英kotow;
⒉ 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例神仙见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金瓶梅》
引证解释
⒈ 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引《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 望见 赵盾,愬而再拜; 赵盾 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史记·赵世家》:“公子成 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 胡 服也。’”
⒉ 犹赔罪。
引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匡 廼稽首于 曶,用五田,用众一夫曰 益,用臣曰 疐,(曰) 朏,曰 奠,曰:‘用兹四夫,稽首’……‘稽首’,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
⒊ 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引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
《水浒传》第十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贫道稽首。’”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
国语辞典
稽首[ qǐ shǒu ]
⒈ 一种俯首至地的最敬礼。
引《书经·舜典》:「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皐陶。」
唐·李商隐〈韩碑诗〉:「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画臣能为。」
最近近义词查询:
挥动的近义词(huī dòng)
薄命的近义词(bó mìng)
漂亮的近义词(piào liàng)
夺取的近义词(duó qǔ)
按照的近义词(àn zhào)
规范的近义词(guī fàn)
搁置的近义词(gē zhì)
面前的近义词(miàn qián)
金钱的近义词(jīn qián)
对于的近义词(duì yú)
配偶的近义词(pèi ǒu)
步伐的近义词(bù fá)
主顾的近义词(zhǔ gù)
盲目的近义词(máng mù)
训导的近义词(xùn dǎo)
洪水的近义词(hóng shuǐ)
依附的近义词(yī fù)
个人主义的近义词(gè rén zhǔ yì)
声名的近义词(shēng míng)
充塞的近义词(chōng sè)
相打的近义词(xiāng dǎ)
交卸的近义词(jiāo xiè)
绝路的近义词(jué lù)
同乡的近义词(tóng xiāng)
任命的近义词(rèn mì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