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例
词语解释
体例[ tǐ lì ]
⒈ 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编辑部或印刷所对于拼法、大写、标点、排印和版面所遵循的习惯。
英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
⒉ 纲领与细则。
英guiding principle and detail rules;
⒊ 办事的规矩。
英rule;
引证解释
⒈ 著作的编写格式;文章的组织形式。
引《宋书·傅隆传》:“汉 兴,始徵召故老,搜集残文,其体例紕繆,首尾脱落,难可详论。”
清 恽敬 《答来卿书》:“而其用意用法之巧胜,有不可胜求者,略举数篇,以为体例。”
王鹏运 《<彊邨词>序》:“拙集既用《味梨集》体例,则《春明花事》诸词,其题目拟《金明池》下书《扇子湖荷花》,题序则另行低一格,而去其‘第一’、‘第二’等字,似较大方。”
⒉ 纲领制度和内容细则。
引《晋书·李重传》:“臣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亦未易故也。”
⒊ 成规;惯列。
引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一状》:“欲乞检会去年体例,更赐加数。”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无那舞蹈扬尘体例,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
郭沫若 《今昔集·论儒家的发生》:“正考父 的《鼎铭》是法诫语,不合体例,不能认为它是真的。”
国语辞典
体例[ tǐ lì ]
⒈ 处事的纲领和法则。
引《晋书·卷四六·李重传》:「臣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亦未易故也。」
近体系 体制
⒉ 著作的编写格式或文章的组织形式。
引《魏书·卷三五·崔浩传》:「初,太祖诏尚书郎邓渊著国记十余卷,编年次事,体例未成。」
最近近义词查询:
图谋的近义词(tú móu)
签名的近义词(qiān míng)
增加的近义词(zēng jiā)
费用的近义词(fèi yòng)
具体的近义词(jù tǐ)
修改的近义词(xiū gǎi)
牵涉的近义词(qiān shè)
当代的近义词(dāng dài)
往日的近义词(wǎng rì)
垃圾的近义词(lā jī)
还是的近义词(hái shì)
查询的近义词(chá xún)
口气的近义词(kǒu qì)
女郎的近义词(nǚ láng)
挺进的近义词(tǐng jìn)
独身的近义词(dú shēn)
诸位的近义词(zhū wèi)
乌龟的近义词(wū guī)
西洋的近义词(xī yáng)
技巧的近义词(jì qiǎo)
承平的近义词(chéng píng)
东瀛的近义词(dōng yíng)
出席的近义词(chū xí)
动人的近义词(dòng rén)
交卸的近义词(jiāo xi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