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不思蜀
词语解释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
⒈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举家东迁,既至洛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刘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后因以“乐不思蜀”谓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乐不思蜀”谓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引《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 举家东迁,既至 洛阳”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司马文王 与 禪 ( 刘禪 )宴,为之作故 蜀 技,旁人皆为之感愴,而 禪 喜笑自若……他日,王问 禪 曰:‘颇思 蜀 否?’ 禪 曰:‘此间乐,不思 蜀。’”
《扫迷帚》第六回:“去年八月,因赴 金陵 乡试,往 钓鱼巷 猎艷,与妓女 玉兰 有嚙臂盟,从此数月不归,大有此间乐不思 蜀 之意。”
黄裳 《榆下说书·诸葛的锦囊》:“刘备 的这种坏脾气,好像也传给了 阿斗,‘乐不思 蜀 ’的那一幕,就是乃父 东吴 招亲的翻板。”
国语辞典
乐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 ]
⒈ 蜀汉亡后,后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司马昭设宴待禅,作蜀汉故技于前,禅乐在其中,司马昭因而问禅:「是否思蜀?」禅答:「此间乐,不思蜀。」典出《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后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例如:「拉斯维加斯为美国的观光胜地,常使观光客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近乐而忘返
最近近义词查询:
形体的近义词(xíng tǐ)
表情的近义词(biǎo qíng)
美名的近义词(měi míng)
演出的近义词(yǎn chū)
迂回的近义词(yū huí)
国贼的近义词(guó zéi)
判定的近义词(pàn dìng)
亲近的近义词(qīn jìn)
逊色的近义词(xùn sè)
出售的近义词(chū shòu)
步伐的近义词(bù fá)
分手的近义词(fēn shǒu)
赶早的近义词(gǎn zǎo)
梓里的近义词(zǐ lǐ)
打点的近义词(dǎ diǎn)
淡淡的近义词(dàn dàn)
正统的近义词(zhèng tǒng)
父母的近义词(fù mǔ)
藴藉的近义词(yùn jiè)
布告的近义词(bù gào)
暗示的近义词(àn shì)
壮年的近义词(zhuàng nián)
得到的近义词(dé dào)
伤害的近义词(shāng hài)
及格的近义词(jí gé)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