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辞
词语解释
遁辞[ dùn cí ]
⒈ 因为故意躲闪或掩饰错误、或者由于理屈词穷或不愿以真意告诉他人时,用来搪塞的话。
例遁辞知其所穷。——《孟子·公孙丑》
英quibble; subterfuge;
⒉ 也作“遁词”
例遁词巧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遁词”。亦作“遯辞”。亦作“遯词”。指理屈辞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引《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后汉书·逸民传·戴良》:“州郡迫之,乃遯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 江夏 山中。”
宋 张载 《语录钞》:“遁辞者无情,只是他自信,元无所执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但不知讲学家见之,又作何遁词耳。”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是以为文,匆遽张皇,盈篇累牘,迄乎终篇,则曰:‘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其所武断,莫非遯词。”
巴金 《秋》二二:“周伯清 的脸上现出惭愧的表情,他再找不到遁辞了。”
艾青 《火把》诗之十六:“现代的恋爱,是一个异性占有的遁词。”
国语辞典
遁辞[ dùn cí ]
⒈ 理屈辞穷时,为逃避他人诘问,于是偏离主题,闪烁其辞。也作「遁词」。
引《孟子·公孙丑上》:「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近托辞
最近近义词查询:
少数的近义词(shǎo shù)
笑嘻嘻的近义词(xiào xī xī)
稽查的近义词(jī chá)
姿势的近义词(zī shì)
签订的近义词(qiān dìng)
大体的近义词(dà tǐ)
优秀的近义词(yōu xiù)
撙节的近义词(zǔn jié)
铺平的近义词(pū píng)
漫步的近义词(màn bù)
改变的近义词(gǎi biàn)
消逝的近义词(xiāo shì)
气象的近义词(qì xiàng)
不变的近义词(bù biàn)
欣欣向荣的近义词(xīn xīn xiàng róng)
合意的近义词(hé yì)
计算的近义词(jì suàn)
害怕的近义词(hài pà)
若是的近义词(ruò shì)
宴会的近义词(yàn huì)
局面的近义词(jú miàn)
眉目的近义词(méi mù)
未曾的近义词(wèi céng)
热情的近义词(rè qíng)
市面的近义词(shì mi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jǔ bàn举办
- yǐ zhàn qù zhàn以战去战
- zhuàng jié壮节
- tóng xīn tóng dé同心同德
- tú shuō图说
- lián jī duì连机碓
-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扬扬
- xíng xíng hǎo行行好
- fāng zhì方志
- hóng qí红旗
- hé zhù合著
- yāo lǐ yāo qì妖里妖气
- diàn lì xiàn电力线
- xíng shì形式
- yòng jù用具
- lù chéng路程
- tūn shí吞食
- nián suì年岁
- qí zhōng其中
- wài zhuàn外传
- zhǔ lì jiàn主力舰
- hé qún合群
- kūn míng昆明
- shēn báo身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