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罪吊民
词语解释
伐罪吊民[ fá zuì diào mín ]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
引证解释
⒈ 谓讨伐有罪的君主,抚慰受难的百姓。案,《南史》为 唐 初所修,“伐罪弔人”之“人”当作“民”,因避 太宗 讳改。
引《梁书·袁昂传》:“吾荷任前驱,扫除京邑,方拨乱反正,伐罪弔民。”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二:“及取 宋,责其背约,名为伐罪弔民。”
亦作“伐罪弔人”。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 曰:‘伐罪弔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
国语辞典
伐罪吊民[ fā zuì diào mín ]
⒈ 征讨残暴的统治者,以抚慰被压迫的人民。也作「吊民伐罪」。
引《文选·陆倕·石阙铭》:「似夏民之附成汤,殷士之窥周武,安老怀少,伐罪吊民。」
近除暴安良
反犯上作乱
最近近义词查询:
百官的近义词(bǎi guān)
愁肠百结的近义词(chóu cháng bǎi jié)
光头的近义词(guāng tóu)
连合的近义词(lián hé)
体态的近义词(tǐ tài)
倾听的近义词(qīng tīng)
睡觉的近义词(shuì jiào)
布衣的近义词(bù yī)
叙述的近义词(xù shù)
术士的近义词(shù shì)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文化的近义词(wén huà)
地理的近义词(dì lǐ)
眉目的近义词(méi mù)
优雅的近义词(yōu yǎ)
素质的近义词(sù zhì)
战场的近义词(zhàn chǎng)
烟土的近义词(yān tǔ)
平坦的近义词(píng tǎn)
特意的近义词(tè yì)
人工的近义词(rén gōng)
难题的近义词(nán tí)
子女的近义词(zǐ nǚ)
二月的近义词(èr yuè)
东瀛的近义词(dōng yí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