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
词语解释
外方[ wài fāng ]
⒈ 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外地;远方。指向门外。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即 嵩高。五岳之一。
引《书·禹贡》:“熊耳 外方 桐柏,至于 陪尾。”
孔颖达 疏:“嵩高 山在 颖川 嵩高县,古文以为 外方山。”
⒉ 外地;远方。
引《南齐书·王琨传》:“外方小郡,当乞寒贱。”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二:“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
《三国演义》第五回:“沛国 譙 人 夏侯惇,字 元让,乃 夏侯婴 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駡其师, 惇 杀之,逃于外方。”
⒊ 指向门外。
引《云笈七籤》卷十一:“列位次坐向外方。”
国语辞典
外方[ wài fāng ]
⒈ 外面。
近外路 外乡
⒉ 远方、外地。
引《南史·卷三二·王弘传》:「外方小郡,当乞寒贱,省官何容复夺之。」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万雪斋请诸位吃著说道:『像这样东西,也是外方来的。』」
最近近义词查询:
友好的近义词(yǒu hǎo)
静寂的近义词(jìng jì)
不必的近义词(bù bì)
体系的近义词(tǐ xì)
倾听的近义词(qīng tīng)
必需的近义词(bì xū)
分析的近义词(fēn xī)
逃之夭夭的近义词(táo zhī yāo yāo)
今日的近义词(jīn rì)
动机的近义词(dòng jī)
增补的近义词(zēng bǔ)
孩子的近义词(hái zǐ)
依次的近义词(yī cì)
同窗的近义词(tóng chuāng)
时兴的近义词(shí xīng)
华夏的近义词(huá xià)
打针的近义词(dǎ zhēn)
发布的近义词(fā bù)
融化的近义词(róng huà)
中午的近义词(zhōng wǔ)
目的的近义词(mù dì)
具备的近义词(jù bèi)
意外的近义词(yì wài)
乌龟的近义词(wū guī)
干练的近义词(gàn lià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shí tǐ fǎ实体法
- zhèng diǎn正点
- biǎn píng zú扁平足
- tài cháng太常
- wài fāng外方
- bān dǎ班打
- huǎn huǎn缓缓
- shī zhǔ施主
- dé tǐ得体
- zhàn yòng占用
- fāng xiāng suān芳香酸
- dòng qiān动迁
- zāi mín灾民
- liú tǐ lì xué流体力学
- fā qǐ发起
- zhuān yè专业
- jiào xué dà gāng教学大纲
- shēng chòu声臭
- jiàn quán健全
- zhēn mù桢木
- zhōng xué中学
- zhèn dǎ zhèn阵打阵
- huà qín化覃
- cháng xíng常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