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
词语解释
忌日[ jì rì ]
⒈ 旧指父母及其他亲属逝世的日子。
英the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an ancestor or someone held in esteem;
引证解释
⒈ 旧指父母及其他亲属逝世的日子。因禁忌饮酒、作乐等事,故称。
引《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
郑玄 注:“忌日,亲亡之日。”
《后汉书·申屠蟠传》:“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每忌日,輒三日不食。”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后二日我亡兄忌日,我便到院中来做斋。”
鲁迅 《准风月谈·礼》:“事亲当然要尽孝,但殁后的办法,则已归入祭礼中,各有仪,就是现在的拜忌日,做阴寿之类。”
⒉ 后凡祖先生日、死日及皇帝、皇后死亡之日统称忌日。今亦用于一般人。
引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引 汉 《三老碑》:“三老 讳 通,字 少父,庚午忌日;祖母失讳,字 宗君,癸未忌日。”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烈祖明皇帝 以正月弃背天下,臣子永惟忌日之哀。”
清 顾炎武 《闺五月十日恭谒孝陵》诗:“忌日仍逢闰,星躔仍一周。”
⒊ 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
引《汉书·王莽传中》:“冠以戊子为元日,昏以戊寅之旬为忌日。”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穀》:“凡九穀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国语辞典
忌日[ jì rì ]
⒈ 人去世的日子。
引《礼记·祭义》:「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之谓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亲忌日,必得符箓超拔,故此到观中,见你舅舅。」
近忌辰
⒉ 不吉利的日子。
引《齐民要术·卷一·种谷》:「凡九谷有忌日,种之不避其忌,则多伤败。」
英语anniversary of a death, inauspicious day
最近近义词查询:
认识的近义词(rèn shi)
一心一意的近义词(yī xīn yī yì)
紧急的近义词(jǐn jí)
聘用的近义词(pìn yòng)
必然的近义词(bì rán)
演变的近义词(yǎn biàn)
败坏的近义词(bài huài)
漫步的近义词(màn bù)
念念不忘的近义词(niàn niàn bù wàng)
一点一滴的近义词(yī diǎn yī dī)
推广的近义词(tuī guǎng)
爱慕的近义词(ài mù)
平等的近义词(píng děng)
后果的近义词(hòu guǒ)
斤斤计较的近义词(jīn jīn jì jiào)
昏暗的近义词(hūn àn)
制定的近义词(zhì dìng)
下手的近义词(xià shǒu)
平坦的近义词(píng tǎn)
不应的近义词(bù yīng)
起草的近义词(qǐ cǎo)
想法的近义词(xiǎng fǎ)
冷清的近义词(lěng qīng)
方圆的近义词(fāng yuán)
自出机杼的近义词(zì chū jī zh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