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ó lì
注音ㄍㄨㄛˊ ㄌ一ˋ
繁体國力
词性名词
⒈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教卫生等发展水平的总和。
英national power(or strength,might);
⒈ 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实力。
引《商君书·农战》:“国力摶者彊国。”
《新唐书·李德裕传》:“诸道兵出境,即仰给度支,多迁延以困国力。”
梁启超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今我国民……因迎神赛会而岁耗百万金钱,废时生事,消耗国力者,曰惟小説之故。”
⒈ 国家所具备的力量。包括人口、土地、经济能量、军事能量、国策与意志。
1.后轻武重文,世人皆以才子为傲,一时间文风吹拂四海,然而世人皆喜婉约缠绵文风,才子诗人醉心艳诗浪词,世风浮夸,醉生梦死,国力见衰,五国猖獗。
2.东晋政权初建之时,兵荒马乱,生民涂炭,国力空虚疲弊,权臣王敦等作威作福,东晋政权随时面临着覆灭的危险。
3.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培养国力的不二法门。
4.我们一定要抓紧生产,增强综合国力。
5.战后最重要的事就是偃武修文,让百姓休养生息,以充实国力。
6.大唐昭帝继位已有十年,在这十年中,大唐帝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国力曾强,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大唐臣民诚心信奉,尊重昭帝。
7.经过二十多年励精图治,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
8.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竞争,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9.我们一定要抓紧生产,增强综合国力。
10.我们一定要抓紧生产,增强综合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