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

拼音bá dì
注音ㄅㄚˊ ㄉ一ˋ

词语解释

拔地[ bá dì ]

⒈  狠狠地。

拔地瞅了一眼。

firmly; resolutely;

⒉  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拔地孤峰。
拔地而起的高楼。

rise above the ground;

引证解释

⒈  耸出地面。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拔地孤峯秀,当天一鶚雄。”
宋 陆游 《歌》诗:“白盐、赤甲 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清 顾炎武 《劳山歌》:“劳山 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 齐 之东。”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他说 桂林 的山好像盆景,一座一座地拔地而起。”

⒉  方言。狠狠地。

《醒世姻缘传》第三回:“珍哥 把 晁大舍 拔地瞅了一眼,駡道:‘这是那里的臭声!’”

国语辞典

拔地[ bá dì ]

⒈  挺出于地面,形容超群绝伦。

唐·吴融〈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诗:「拔地孤峰秀,当天一鹗雄。」

英语to rise steeply from level ground

德语emporwachsen (V)​

分字解释

※ "拔地"的意思解释、拔地是什么意思由学习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泰山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恰如一个巨人,矗立在万山之中,正深情地俯视着大地。

2.天火山拔地而起,连绵起伏,奇峰罗列,最高有五峰,高耸入云,平日里只见白云环绕山腰,不识山顶真容。

3.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4., 那年我从这里经过,到处还是一片荒野。曾几何时,一幢幢高大的楼房已拔地而起,昔日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

5.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宏伟山峰,有的像伟人,有的似骆驼,有的如快马,形状各异,险恶陡立。

6., 那年我从这里经过,到处还是一片荒野。曾几何时,一幢幢高大的楼房已拔地而起,昔日的景象再也见不到了。

7.我生活在一个热闹的小城市,这里的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商品琳琅满目,节日人山人海。

8.这儿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一座座高山拔地而起,连绵不断。湖面水平如镜,泛着山的倒影。真是美丽极了,比波澜壮阔的大海还要美上几分!

9.目的的特征:通常是扩大的,依稀的但它确实存在着—如晨曦。你从未摸到晨曦,但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它。即使乌云蔽日的时候,你也坚韧不拔地确信:在高远之处,晨曦依然发出红色温暖的光芒。毕淑敏

10.梧桐,乃鹏城第一高峰,海拔千米有余,拔地而起,直冲云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