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不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出处唐 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例子子孙不肖,放且流落,自救不暇。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己丑馆选》
基础信息
拼音zì jiù bù xiá
注音ㄗˋ ㄐ一ㄡˋ ㄅㄨˋ ㄒ一ㄚˊ
繁体自捄不暇
感情自救不暇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近义词自顾不暇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忧喜交集(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沤沫槿艳(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敲诈勒索(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气吞牛斗(意思解释)
- 兴高采烈(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牛骥同槽(意思解释)
- 汗马功劳(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舍安就危 | 舍:放弃;就:趋,从。舍弃安逸而趋于危险。形容违背常情,不理智。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劳燕分飞 |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
坚强不屈 | 屈:屈服。坚韧、刚毅,毫不屈服。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慷慨悲歌 | 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贤母良妻 | 见“贤妻良母”。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