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主而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57回:“徒死无益,何若择主而事。”
基础信息
拼音zé zhǔ ér shì
注音ㄗㄜˊ ㄓㄨˇ ㄦˊ ㄕˋ
繁体擇主而事
感情择主而事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择业。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堂堂一表(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改恶向善(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阿时趋俗(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解甲归田(意思解释)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释)
 - 好来好去(意思解释)
 - 万家灯火(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 嘘寒问暖 |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 压岁钱 |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 饥肠辘辘 |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 兢兢战战 |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 之死靡二 | 同“之死靡它”。 |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