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金相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金、玉:比喻美好;质:本质;相:外貌。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出处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例子二爱仙人花榜待科,评为玉质金相。(清 定鼎《夜雨秋灯录 胡宝玉小传》)
基础信息
拼音yù zhì jīn xiàng
注音ㄩˋ ㄓˋ ㄐ一ㄣ ㄒ一ㄤˋ
繁体玉質金相
感情玉质金相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或文章。
近义词金相玉质、金相玉式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称王称霸(意思解释)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识文断字(意思解释)
- 铺张浪费(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无所畏惧(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
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刚正不阿 | 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不敢苟同 | 苟:苟且。不敢随便地同事。指对人对事抱慎重态度。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作贼心虚 | 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岁寒三友 | 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