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小人得志 |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翻箱倒柜 |
把箱子柜子都倒过来;形容彻底搜寻查看。也比喻无保留地拿出自己的东西。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