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守为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防御作为击破敌人的手段。
出处宋·秦观《边防策下》:“盖充国以先零穷寇,急与之角,则中国必有馈挽转输之劳,故罢骑留屯而图以期月,此则以守为攻者也。”
例子我军决定暂时以守为攻,消耗敌人兵力,然后再集中力量突过河去,全歼敌人。李天银《扼住敌人的咽喉》
基础信息
拼音yǐ shǒu wéi gōng
注音一ˇ ㄕㄡˇ ㄨㄟˊ ㄍㄨㄥ
繁体以守為攻
感情以守为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战争或处事。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扬眉吐气(意思解释)
- 因材施教(意思解释)
- 遏恶扬善(意思解释)
- 满满当当(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枝对叶比(意思解释)
- 自己人(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悬石程书(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祸乱滔天 | 形容灾祸、战乱极其严重,天下动荡不安。 |
低声下气 | 形容说话时恭顺卑微的样子。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心灰意懒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形容丧失信心;不图进取。灰:消沉;懒:懈怠。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敢不承命 | 敢:反语,“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