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半击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用半数兵力击破一倍于己的敌人。形容取胜之易。
出处《管子·制分》:“人事荒乱,以十破百;器备不行,以半击倍。”尹知章注:“敌国器备,不可施行;故此虽半,可以击彼之倍。”
例子诸侯未会,君臣未和,沟垒未成,禁令未施,三军匈匈,欲前不能,欲去不敢,以半击倍,百战不殆。《吴子·料敌》
基础信息
拼音yǐ bàn jī bèi
注音一ˇ ㄅㄢˋ ㄐ一 ㄅㄟˋ
繁体以半撃倍
感情以半击倍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或处事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短褐不全(意思解释)
- 及时应令(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意思解释)
- 万众一心(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悬崖勒马(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止于至善(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倚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风言影语 | 捕风捉影的话语。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