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冰求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挟:夹持。比喻行动跟目的截然相反,事情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何异挟冰求温,抱炭希凉者哉!”
基础信息
拼音xié bīng qiú wēn
注音ㄒ一ㄝˊ ㄅ一ㄥ ㄑ一ㄡˊ ㄨㄣ
感情挟冰求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路风尘(意思解释)
- 经文纬武(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香销玉沉(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文治武功(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香火姻缘(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势力之交 |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念兹在兹 | 念:思念;记念;兹:此;这个。念念不忘某件事。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踉踉跄跄 | 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