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亦作“无名之璞”。①道家谓质朴自然、玄默无为之“道”为“无名之朴”。②未出名的璞玉。喻不为人知的才识之士。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基础信息
拼音wú míng zhī pǔ
注音ㄨˊ ㄇ一ㄥˊ ㄓ ㄆㄨˇ
繁体無名之朴
感情无名之朴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无名之璞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迟疑不决(意思解释)
- 后继有人(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奋起直追(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孤注一掷(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小巫见大巫(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举棋若定 | 下棋子好像有预断。比喻行事沉着果断。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叫化子 | 乞丐。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倒悬之危 | 倒悬:象人被倒挂着一样。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藏形匿影 | 藏、匿:隐藏。隐藏形迹,不露真相。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神经过敏 |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
广开言路 |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
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万家灯火 | 千家万户的灯光。形容城镇灯光四处闪烁的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