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反哺之私 |
反哺:幼鸟长大后,衔食喂其母。比喻子女长大奉养父母,报答养育之恩。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功成名就 |
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一干二净 |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将功折罪 |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服气吞露 |
服气:导引之术,即气功。指修炼道术。 |
说来话长 |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一时无两 |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
亡羊补牢 |
羊丢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 |
三月不知肉味 |
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