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于空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出处元·黄溍《格庵先生赵公阡表》:“道之不行,托于空言,显显赵公,则既有闻。”
基础信息
拼音tuō yú kōng yán
注音ㄊㄨㄛ ㄩˊ ㄎㄨㄥ 一ㄢˊ
繁体託于空言
感情托于空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托之空言、托诸空言
英语give lip service to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乘风破浪(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举善荐贤(意思解释)
- 举贤任能(意思解释)
- 肝胆过人(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服气吞露(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来情去意(意思解释)
- 神魂颠倒(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精雕细刻 | 精心细致地雕刻。也比喻对文艺创作的苦心琢磨和做事精细。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黑不溜秋 | 形容黑得很难看。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离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见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
字斟句酌 | 一字一句都推敲、斟酌。形容说话、作文章严谨慎重。斟酌:考虑;推敲。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珠联璧合 | 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 |
鸡毛蒜皮 |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为万安计 | 为绝对安全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