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挑三拣四 |
形容过分地挑剔。也指对工作或事物再三挑选。 |
鬼哭神嚎 |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胸有成竹 |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罄竹难书 |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