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可杀不可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出处语出《礼记 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例子鏊谓谨曰:‘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明史 王鏊传》
基础信息
拼音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注音ㄕˋ ㄎㄜˇ ㄕㄚ ㄅㄨˋ ㄎㄜˇ ㄖㄨˇ
繁体士可殺不可辱
感情士可杀不可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近义词宁死不屈
英语A scholar may be killed but not be insulted.(A true scholar would choose death before disgrac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木本水源(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酒后茶余(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断子绝孙(意思解释)
- 音容如在(意思解释)
- 脑瓜不灵(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意思解释)
- 可乘之机(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上气不接下气 |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零光片羽 |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
难以置信 | 不容易相信。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春山如笑 | 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 |
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时运亨通 | 指时运好,诸事顺利。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腾声飞实 |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