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愆纠违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绳:束缚,扶正;愆:过失;纠:纠正。指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出处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职,非徒绳愆纠违,亦当顾国家大体。”
基础信息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wéi
注音ㄕㄥˊ ㄑ一ㄢ ㄐ一ㄡ ㄨㄟˊ
繁体繩愆糾違
感情绳愆纠违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近义词绳愆纠谬、绳愆纠缪
英语correct mistakes and blunders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冠履倒置(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处实效功(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来踪去迹(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成竹在胸(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鬼鬼祟祟(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歌舞升平(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诛求无度 | 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
算无遗策 | 算:计划;遗策:失算。形容策划精密准确,从来没有失算。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哀而不伤 | 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 |
销声匿迹 | 不出声;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销:消失。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结驷连骑 | 随从、车马众多。形容排场阔绰。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