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识博闻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强记博闻”。
出处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寿序》:“生平无他嗜好,以著述为性命,强识博闻,达于国家掌故。”
基础信息
拼音qiáng shí bó wén
注音ㄑ一ㄤˊ ㄕˊ ㄅㄛˊ ㄨㄣˊ
繁体強識博聞
感情强识博闻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近义词博闻强记、强记博闻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绘影绘声(意思解释)
- 初出茅庐(意思解释)
- 力所能及(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弦外之响(意思解释)
-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罄竹难书(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钻木取火(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恩重如山(意思解释)
- 二缶钟惑(意思解释)
- 口是心非(意思解释)
- 滥用职权(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来去无踪 | 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施: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照葫芦画瓢 |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将伯之呼 | 指求人帮助。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过甚其词 | 话说得太过分;与实际不相符。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