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乐道安命 |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
壮气吞牛 |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众多非一 |
指类别甚多,不止一种。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骨肉离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比喻亲人分散,不能团聚。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天下为一 |
一:统一。指国家统一 |
小巫见大巫 |
巫:旧时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人。原意是小巫见到大巫,法术无可施展。后比喻相形之下,一个远远比不上另一个。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
息兵罢战 |
兵:打仗。停止或结束战争。 |
解甲归田 |
解:脱下;甲:铠甲。脱掉军装;回家种地。 |
英雄所见略同 |
所见:所见到的,指见解;略:大略,大致。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同。这是对意见相同的双方表示赞美的话。 |
远近驰名 |
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