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寿元无量 |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图穷匕见 |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