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三箧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亡失的书籍。
出处语出《汉书 张安世传》:“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
例子及梓成,果大行于时,宝爱之者,比于吉光片羽,莫不思复得河东三箧,以睹其全焉。清 宋荦《〈唐百家诗选〉序一》
基础信息
拼音hé dōng sān qiè
注音ㄏㄜˊ ㄉㄨㄥ ㄙㄢ ㄑ一ㄝˋ
繁体河東三箧
感情河东三箧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指书籍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卵与石斗(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冠绝一时(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不能自拔(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前仆后继(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扣人心弦(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弥留之际(意思解释)
- 母夜叉(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书不释手(意思解释)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歌功颂德 | 颂扬功绩和德行。现多含阿谀奉承的意思。功:功绩。德:德行。 |
轻而易举 | 轻:轻松;举:向上托。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做事情毫不费力。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惊心悼胆 | 悼:战栗。形容恐惧到极点。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夺其谈经 | 比喻在辩论中压倒众人。 |
连抵其隙 | 连续攻击他谈话中的漏洞。 |
颜骨柳筋 | 见“颜筋柳骨”。 |
诞妄不经 | 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
前所未闻 | 从来没有听说过。 |
长生不老 | 长生:永生。原为道教的话,后也用作对年长者的祝愿语。 |
茶余饭后 | 品茶、吃饭之后的一段闲暇时间。多指傍晚一段时间。 |
救命稻草 | 借以活命的稻草。指人在困境时希望抓住借以活命的微小的东西。 |
疲惫不堪 | 疲惫:极度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深。形容非常疲乏。 |
明公正气 |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