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大意的成语故事

拼音má bì dà yì
基本解释麻痹:一种病态;身体某部分肢体失去知觉。比喻对事物现象不经心;失去警觉;粗心大意。
出处巴金《坚强战士》:“我要当心,不能麻痹大意,我应当找个隐蔽的地方。”
暂未找到成语麻痹大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麻痹大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浑然一体 |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
死要面子 |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
蠢蠢欲动 |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 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
刻骨铭心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有去无回 |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
万无一失 |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
古色古香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绊脚石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
断香零玉 | 清·洪昇《长生殿·尸解》:“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好结果一场厮耨,空落得薄命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