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诺寡信的成语故事


轻诺寡信

拼音qīng nuò guǎ xìn

基本解释轻:轻易;轻率;诺:许诺、应允;寡:少。轻易答应人家求的;一定很少守信用。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暂未找到成语轻诺寡信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轻诺寡信)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金不换 京剧《粉妆楼》第六本:“常言道:败子回头金不换。”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含辛茹苦 宋 苏轼《中和胜相院记》:“无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
坐薪悬胆 《金史 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
好说歹说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豆萁燃豆 三国 魏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老实巴交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个一个心慈面善,全是老实巴交的。”
浪迹江湖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个人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嫁狗随狗 宋 陈造《题六幺后》:“兰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随狗鸡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