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字典a>成语词典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故事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的成语故事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拼音guó ěr wàng jiā,gōng ěr wàng sī

基本解释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生。”


暂未找到成语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国耳忘家,公耳忘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难以置信 马克·吐温《竞选州长》:“当真把我的名字牵连到这个不名誉的嫌疑上面,一时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营私舞弊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万里长城 《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量能授官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敢不承命 《仪礼·士昏礼》:“吾君子顺先典,贶某重礼,某不敢辞,敢不承命。”
休戚是同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