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苫枕草的成语故事


寝苫枕草

拼音qǐn shān zhěn cǎo

基本解释睡草荐,以草把为枕。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七年》:“齐晏桓子卒,晏婴……居倚庐,寝苫枕草。”


暂未找到成语寝苫枕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寝苫枕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金戈铁马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因材施教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亦复如是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扬幡擂鼓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如今是扬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见了。”
广阔天地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源源不断 《孟子 万章上》:“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
牝鸡司晨 《尚书 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反老还童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困而不学 《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火烛银花 宋 朱淑真《元夜》诗之三:“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