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音耗的成语故事


杳无音耗

拼音yǎo wú yīn hào

基本解释犹言杳无音信。

出处宋·无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暂未找到成语杳无音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杳无音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亭亭玉立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石枯松老 金·丘处机《水龙吟·道运》词:“海移山变,石枯松老。”
离经辨志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反唇相稽 汉 贾谊《治安策》:“妇姑不相说(悦),则反唇而相稽。”
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
走马观花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举贤任能 《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不到黄河心不死 清 蒋士铨《空谷香 虎穷》:“我一路何等劝你,你这样人,不到黄河心不死,还说什么亲戚!”
倦鸟知还 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