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据要津的成语故事


窃据要津

拼音qiè jù yào jīn

基本解释比喻用阴谋手段占据重要的职位。

出处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若夫暗藏之汪精卫则招摇过市,窃据要津;匿影藏形,深入社会。”


暂未找到成语窃据要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窃据要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卬首信眉 《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不僧不俗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时没眼色,配着个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岂不误了终身?”
目不转睛 晋 杨泉《物理论》:“子义燃烛危坐通晓,目不转睛,膝不移处。”
春山如笑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薄暮冥冥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鸿儒硕学 《晋书·儒林传序》:“鸿儒硕学,无乏于时。”
今是昨非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风和日丽 清 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