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不纳的成语故事


闭门不纳

拼音bì mén bù nà

基本解释纳: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出处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纳,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暂未找到成语闭门不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闭门不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使心用腹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
不可胜举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本位主义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没颠没倒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两个都不为年纪老,怎么的便这般没颠没倒,对官司不分个真假,辨个清浊。”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花言巧语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生死有命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
青云直上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
粗制滥造 鲁迅《花边文学 商贾的批评》:“如果并不以卖文为活,因此也无须‘粗制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