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堂兄弟的成语故事


同堂兄弟

拼音tóng táng xiōng dì

基本解释同祖的兄弟,即堂兄弟。

出处《北史 公孙表传》:“二公孙,同堂兄弟耳。”


暂未找到成语同堂兄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同堂兄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长嘘短气
名士风流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烽火连年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多才多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余肃敏公传》:“役未及兴,而众喣山动。”
天涯海角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高步阔视 清·袁枚《新齐谐·冷秋江》:“果见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阔视,持大扇击手作拍板,口唱《大江东》,于于然来。群鬼尽散。”
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兵荒马乱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