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目塞耳的成语故事


闭目塞耳

拼音bì mù sè ěr

基本解释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出处《隋书 东夷传 高丽》:“王乃坐之空馆,严加防守,使其闭目塞耳,永无闻见。”


暂未找到成语闭目塞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闭目塞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斩草除根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春风化雨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有如时雨化之者。”
用心竭力 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前因后果 梁 萧子显《南齐书 高逸传论》:“史臣曰:‘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琐相袭。’”
七搭八扯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顾后瞻前 《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存而不议 唐·独孤及《仙掌铭并序》:“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正身明法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