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相济的成语故事


表里相济

拼音biǎo lǐ xiāng jì

基本解释表里:指内外;济:救助。指内外互相补充。

出处晋 桓温《辞参朝政疏》:“不有行者,谁捍牧圉,表里相济,实深实重。”


暂未找到成语表里相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表里相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国中之国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连绵不绝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神惠记》:“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辙鲋之急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首身分离 《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
鼠凭社贵 南朝 梁 沈约《恩幸传论》:“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
胆如斗大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谦受益,满招损 明·沈采《千金记·延访》:“谦受益,满招损。”
目不忍见 《广东军务记》:“真为目不忍见。”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识字知书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