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遇时的成语故事


身不遇时

拼音shēn bù yù shí

基本解释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出处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暂未找到成语身不遇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身不遇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举棋若定 朱德《十月战景》诗:“战事从来似弈棋,举棋若定自无悲。”
乐道安命 南朝·宋·鲍照《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改过迁善 《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悬而未决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已将一切问题决定,惟有如何处置国会一层,悬而未决。”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9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习非成是 西汉 扬雄《法言 学行》:“习乎习,以习非之胜是,况习是之胜非乎?”
七搭八扯
富贵骄人 《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雪兆丰年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古人云:‘雪兆丰年’。”
算无遗策 《晋书 桓玄传》:“自谓经略指授,算无遗策。”